一路不同的選擇

曾經有一個朋友在規劃要如何安排所有人生時間的時候,我好奇地問他為什麼要規劃這麼細節?

他回答我:「做什麼事情都要有計劃,不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那個時候的我,狐疑的問了他:「你不覺得很多時候計劃跟不上變化嗎?人生很多的時候是在面對變化。很多事情不是你規劃好的,老天爺就會照著這個安排去做.」

遊戲團體時期

女兒很小的時候就有自己的遊戲團體,那個時候我們常常在戶外風吹雨打, 每個禮拜決定下個禮拜要去哪裡,所有人都要去那邊聚集, 就算要聘請老師一起來教學,老師也要跟著我們風吹雨打,甚至每天都不知道要去哪裡上課,都是等通知才知道今天要去哪裡教學.

成立工作室的起源

後來女兒入學了,換成了兒子,我想幫他找遊戲團體,但是,我已經沒有那個體力在每個公園裡面跑來跑去了,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因為他是個兒子,很多東西跟盤面的思維,我希望他有一個穩定的空間可以練習.

為了這件事情,我開始經營工作室,桌子是我跑到新竹去搬回來的,很多東西從沒有到有,花了很長的時間。

觀察自由遊玩時期


一剛開始是孩子的自由遊玩,藉由他們自由遊玩的過程,發現他們的問題,然後在這個過程當中,購買適合他們的教具,陪孩子們一起破關。

後來我發現,每一個孩子的關卡,都是其他孩子可以一起學的,所以那個時候,每一堂課開始有的主題,依照不同的主題上不同的課程.

一起破關時期

說話沒有順序感的孩子,我們一同上了語言順序的課,不知道什麼叫做盲點的孩子,我們一同上了盲點的認知課。

這也就是後來為什麼會有思考班的原因了,但是思考班一個禮拜一次,我發現很多父母的狀況,有時候你真的不知道自己被逼到必須在孩子跟父母中間選一方站。

有些父母來求救,為孩子做了好多事情,孩子身心反擊,父母來工作室尋求協助,孩子情況改善了,後來發現有些父母要的只是孩子聽他的話、努力,為了作業成績、聽不聽她的話,有些家長甚至會動手、丟孩子,所用的手段對孩子來說還蠻具有傷害性的,我常常陷入了這種孩子跟父母中間的兩難。

揪團找老師上課


工作室除了課程之外,還有大家一起揪團上的圍棋課、籃球課、還有瑜伽課程,不定時有時候我們會去騎腳踏車,或者去一起玩.但是一個禮拜一天的課程,其實能幫助的只有少數的孩子,而後來我發現這些孩子,因為有在這裡上課,回家不一定會練習.

有些媽媽會回家練,有些不會。



不能形成少數依賴,而忽視了更多的孩子?

可是不管在哪裡,我都會收到一堆家長的求救,而我自己的體力卻沒有辦法收到更多的孩子.

於是我後來理解了一件事情,如果要幫助更多的孩子,我不能用這樣的方法,只有幾個孩子可以學到.
所以我開始日更Podcast,用Podcast建立我陪伴孩子的所有思維,記錄我面對孩子的狀況,還有思考到的問題與解答。

讓我的經歷成為他人的參考,引發不同的思維

直面對孩子方面,我開始試著做營隊,第一次的學習營只有五天,只能傳一些概念的事情,沒有辦法形成孩子的集體記憶跟思維。

第一次的營隊是跟父母一起的,那個時候可以完全看到父母跟孩子之間的狀況,馬上就可以抓出來脈絡跟思維,可是那個時候其實孩子上了課之後,回去沒有人可以配合跟課程的配合,其實也很難清楚孩子接下來的狀況.

培養活動帶領員

在我的工作室裡面有很多的媽媽,他們其實跟別的孩子們對話跟講話的時候,可以好好的對話,甚至他們跟著我多年,有很多的課程我會交代給他們,去試看看他們承辦人工作的能力,我的要求非常的嚴格,我希望可以培育下一個工作人員跟活動帶領員

於是,我開始培養活動帶領人跟師資,如果在平常的時候看事情,你只會看到一個孩子跟一個孩子的狀況,聽Podcast的時候去每一天聽一個個片段的思維,但是只要是課程就是一系列的思考往下延伸,慢慢地引導他們開始思考,有些人跟我說聽Podcast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好像很多都沒有教,來上課的時候才發現原來並不是教了哪些事情?而是怎麼引導孩子思考?

帶領活動帶領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我想要認識這些認真的大人,他們想要為了孩子改變,很清楚的一件事情就是自己要學習,去看懂這件事情的狀況跟角度,甚至願意起來協助其他的孩子.

活動帶領員的孩子們

很多來參加活動帶領員的人,憑良心來說幾乎都是想要幫自己的孩子,但是想幫自己的孩子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擺脫自己想要交的心態,而很多的時候,要等這些活動帶領員ㄧ一的回去教,孩子的轉變太慢了,為了讓活動帶領人沒有後顧之憂,暑假的學習營隊、寒假的認知課程營隊,為了讓活動帶領人一邊帶孩子一邊觀摩教學的模式,一邊安心自己的孩子有學到,營隊幾乎都是先錄取活動帶領人的孩子們。甚至只有對他們先招生就額滿了。

營隊的思考模式

我帶領了一些營隊,跟其他的營隊不太一樣,課程全部都是我自己編排的,教案也都是我自己編排的,活動也是自己編排的,很慶幸的是我有很多的工作人員都可以幫忙,團隊很認真,來營隊的孩子,有非常多種,有情緒有障礙的孩子、有很反叛性的孩子,每一種孩子都有不同的卡點,後來的營隊幾乎都要十天,十天下來孩子們的感情非常得好,對他們而言就像是有一群知道真正秘密的團體,別的地方的孩子不知道,而且我們討論的議題跟別的地方不一樣,孩子們可以回家一一的去印證。

而這是給活動帶領員來觀摩一起上課的,除了正式的老師之外,活動帶領員是帶著他們自己的孩子一起上課,小孩當學生,大人當教師觀摩

在營隊有一個好處,你可以快速地在十天之內跟他們建立自信心跟關係,他們會問你很多奇怪的問題,會把他們青少年所有的疑問都來問,你也可以藉由他們使用工具的方式,去看到這個孩子的盲點,例如看到這個孩子手部運作的弱點,這個孩子寫字的時候一定很不舒服.

我們會常常聽到父母說「這個孩子寫作業很拖時間」,但是唯有你看到孩子在運作課程的過程當中,你才可以很清楚的了解,真正的問題出在哪裡,不是他想要拖時間,只是他的手有運作上的問題.

營隊的教案

學習的營隊一口氣做了很多的教案,無論我準備了多少,孩子們一有他們的問題點,回到家我就要馬上生出教案,明天去跟孩子們談跟聊,並且有操作單讓他們操作,有時候會搭配影片讓他們思考,人會局限在自己想聽的東西,去搜尋自己喜歡的東西,在媒體時代尤其如此,所以他們常常看不到自己的盲點,也不會去找另外的一個方向來思考.

營隊跟一般的思考課不太一樣,必須要搭配活動、影片、文本一起運行,這樣才可以讓孩子們真正的理解.

營隊後的思考

在十天的學習營之後,我忽然在思考一件事情,很多的孩子沒有辦法完成理解,很大的原因在於他們基礎的語言不行,有些孩子跟人家的衝突很多,是因為他沒有辦法理解別人本身真正的意思,有些甚至沒有辦法好好敘述自己的思維

沒有辦法跟人家相處,沒有辦法好好敘述跟人家的思維,也就沒有辦法寫出好的文章跟論述,未來他的語言系統沒有辦法經營複雜的人際關係系統,所以就非常有可能又沉淪到網路世界去。

於是我開始瘋狂的寫教案,有一些教案我們會放在網路上販賣,讓很多的人可以運用,也可以協助自己的孩子,或者教學使用.

線上教材的製作,開放給 想要自己帶孩子的父母

我在 美國的教師平台,將我 少部分的教案上架, 背後的目的在於可以協助父母或老師們,有教案可以 協助孩子練習,這大部分都是初階的教案,有聽覺思考與分辨的,背後的目的 在與解決很多孩子聽不懂父母說的話,聽不懂老師的指令跟背後思維,給孩子跟父母有一個操作單可以一起去聊天,一起去 討論去,也可以看到父母 或孩子的盲點。
線上教案平台:Antonia Wang 教學資源 |教師付錢給教師 (teacherspayteachers.com)
認知教案:蝦皮不定時販賣
高階課程:一對一線上課程或公開課

一對一上課系統的媒合

但是我也很清楚知道,身為父母多多少少都有一種命令句,都有一點想要「教」的思考模式,會強實行給孩子,我們在華人教育系統下長大,想要控制他人的心態非常的嚴重,很迫不及待地想要教孩子的狀況而不是引導孩子思維,所以很多的孩子會已經開始沒有辦法跟父母聊,所以我們就做了一對一的線上系統媒合。(籌畫中)

我們甚至請人做了App,讓需要的孩子可以提出需求,我們媒合可以上課的老師,用一對一的線上教學課程教學,我覺得先讓孩子在家裡用一對一的方式跟線上的老師聊天,把語言練好,再將他們放在遊戲團體當中,避免過多的衝突,導致了他對人際關係的錯誤認知,這是我陪學習營的孩子度過十天之後,想出來的解決的方式.

孩子們不但可以先練習語言,先練習一部分的認知,當聊到一個程度的時候,就可以加入遊戲團體,跟大家一起玩,然後再藉由他遊戲的觀察,提供不一樣的教案與教材上課.

一起轉成知識思考型的朋友。

因為看到學習孩子們的改變,我也很擔心他們接下來國中時期沒有人陪著他們一起討論議題,國中這一段時間,放在古代很多人都可以上戰場、出門辦或做生意、娶妻生子了,可是現在的孩子就算有很多的教育系統,他們還是呈現一種無法思考的樣貌

教育體制大量片段性背誦的方式,塞滿了本該從語言轉成思考性語言的最佳黃金時期,這是我覺得在台灣最遺憾的一件事情.

加上自己的兒子已經開始運作了部落格與媒體的思維,我希望有一群孩子,他們可以未來一起在某個時間點線上上我的媒體思考課,或議題討論課,在他們忙碌的時間中,有一個人可以陪他們談議題.

因為陪他們上過學習營,有些孩子說話都不太清楚,有些人理解不太好,所以都要重新熬過認知,另外還必須要排除台灣的教學方式,重新教導他們如何把事情說清楚,這樣才可以做教案跟說明自己的文章.所以寒假才又開了認知營.

一起上過學習營隊、認知營隊的孩子們,有共同的語言,一起上線上討論與思考課程.

當他們具備的敘事能力之後,之後線上課程的引導,他們才會知道如何說明.

最重要的是有一群的朋友可以線上的聊,協助他們一起從語言與感覺結構轉向生活思考結構,用生活上面的事情跟媒體的運作,用線上課程的方式陪他們一起熬過與轉型

孩子們一起互相直播讀書,直播寫作業陪伴,而我接下來會開始引導上過學習營的孩子還有上過認知營的孩子,一起做。

孩子們可以提出所有的問題,大家一起討論,解決他們青少年的狀況跟疑惑,並且讓他們很清楚的知道,我遇到的不是單一事件,而是所有的孩子都有這樣的狀況。

影響孩子最大的是同儕環境,那就創造環境

有很多的父母會認為,不管去到那個環境,小孩狀況有多差,有定力的孩子就會是有定力的孩子 ,要看孩子會不會想,但是我清楚的知道,就算很有定力的孩子,環境也會影響到他的承受力,既然影響還最大的是環境,既然影響青少年時期還是最大的是朋友,那我就創造一群學習概念與認知概念都大量討論過的思考性的孩子,當他們網路上的朋友,成為他們的環境.

這是營隊最重要的概念,也是活動帶領員 在幫忙其他孩子的過程中,自己的孩子,也有他人幫忙一起成長的心態。

一路走來,是命運推著我們一直往前

我不是因為想要當老師而當老師的,走在這條路上我也非常的意外,我並不是有一個厲害的學科之後,想要教孩子,這一路走來,都是我觀察孩子們遇到什麼狀況,我就產出什麼樣的教案跟教學模式,今天孩子們需要什麼、去聽孩子們講話,去了解他們的思考模式, 是最重要的事情.

台灣的教育有很大的一個問題,是大人認為好的、對的,就要去教小孩,而不是先了解小孩的需求跟思考模式,而去補足他們的卡點,我們都把主體給弄錯,一路走來,都是小孩子告訴我們,他需要什麼樣的幫忙.

讓我們一直往前走的,是因為一直想要解決問題、面對問題,這是我們想要在孩子的成長的過程裡面看到的習以為常的風景。

目前我的行程:2024寒假,活動帶領員親子認知營隊
2024三月,第三階段活動帶領員
揪樂課程預計:
用畫畫說話課程
常規圍棋班
青少年思考搭配與彩妝邏輯課程
文言文邏輯思考短期課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