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名稱:「不是我不聽話,是我聽不懂」
教案編號: 兒童語言系列【 KL011】
教案頁數: 54頁
教案尺寸: 29 x 20.8 x 0.5 cm
教案內頁: 彩色印刷
教案作者: 王麗芳
—————————————–
•搭配加贈•
繪本名稱:「下雨了」
繪本編號: 《我會想,我會說》叢書 第1冊
繪本頁數: 12頁
繪本尺寸: 15 x 15 cm
繪本內頁: 彩色印刷
繪本作者: 關關破編輯部
—————————————–
教案繪本套組定價: 600元整
『除了教導幼兒具象的顏色、形狀以外,再來幼兒再來要學甚麼?』
→ 教案使用簡單的語句,引導孩子從生活中理解【因為…所以…】形成腦中因果的概念。
『使用繪本教學常常導致幼兒無法與實際生活產生連結。』
→ 這裡先使用繪本建立簡單認知,再使用大量生活中的情境照片,建立出孩子腦中的景象。
『孩子無法理解父母的指令的實際意思?』
→ 孩子知道下雨要帶傘,卻很少去探究原因。
而家長的指令孩子如果聽不懂,就更不知道怎麼做或如何開口問了!
家長藉著育兒的常用語句,從生活中引導孩子探究原因,進而建立親子間的良好正向關係。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STEM,讓說話不只是說話?』
→ 家長可以藉由教案及繪本,理解如何從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語言”,引導孩子觀察與思考。
《下雨了》主要在習「因為·⋯所以⋯」句型,建立孩子的因果邏輯。
有因概念的孩子,可以看懂一個事件對另一個事件的影響,
以及一連串事件的相互關係,比較能做長遠的思考,
明白自己的每一個行為,都會造成必須承受的結果。
大人必須孩子的陳述,了解事情前因後果的時候,
「因為.⋯所以⋯⋯」是很好的表達句型,可以幫助孩子把事件脈絡梳理清楚。
因果關係在各學科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基本邏輯,並且有不同的表述方式,
例如「由於・ ・導致・ ・」、「有於⋯ ⋯⋯.因此・・ ⋯」,
學齡前先建立好觀念,未來學科的閱讀理解,就比較輕鬆了。
父母可以藉由書中媽媽與孩子的溫馨對話,讓孩子想想,哪一個現象是因,哪一個現象是果。
例如:
看到馬路溼了(因)→知道下雨了(果)
知道下雨了(因)→告訴孩子要穿雨衣(果)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也可以多用「為什麼?」引導孩子觀察與思考。
《不是我不聽話,是我聽不懂》搭配贈送《我會想,我會說》叢書,使用重複的句型,讓孩子在反覆的閱讀與朗誦之中,了解其意義及使用時機,培養語感。 細緻的配圖,可引起孩子的興趣,並訓練其觀察力及聯想力。 透過文與圖的連結,可讓孩子自然識字,增加詞彙。 最終培養孩子完整的敘事能力、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力,進而影響他的 思考邏輯。 也可讓父母作為引導孩子思考的依據,透過問答,增進親子溝通對話的能力。
在孩子年紀小的時候,父母可以先藉由繪本幫孩子建立『因果語言』的語感,讓孩子腦海中有不同因果語言概念,再來運用『《KL011不是我不聽話,是我聽不懂》因果的語言基礎篇』,引導孩子思考大人語言的背後目的與因果關係,讓孩子具備基礎的因果語言;接著再使用『KL012因果的語言進階篇』,讓孩子練習去找出表面看起來沒有「因果關係」,但是事實上存在思考模式的事情,最後藉由大量的文本孩子理解,或許文本内沒有提到因為所以,但是,事實上有許許多多的因果關係存在於文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