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無用(圖文:超級富有的幸福幸運女Antonia Wang)
我一直認為我是一個很獨立的人,從國中畢業後就離家住宿的我,很多事情都一個人處理,戀愛、失戀、差點被退學、霸凌、被霸凌、吵架、打架、壞朋友的誘惑、甚至是工作上游走在法律邊緣,這一切的一切,我從來沒有跟父母談過。
我在想,我的父母到底是用什麼樣的心態看著我們長大?母親常說:『你們小時候很好養,只要一心養大你們就好,誰知道長大後該操煩的事情這麼多,婚姻的、小孩教養的、公婆問題的問題多到讓人睡不著覺。』
我在想,我的母親或許不知道,因為孩子們長大了,有些事情願意讓父母知道,所以他們才會覺得『怎麼長大後問題這麼多?』,然而,事實上,我們的成長並不如父母以為的『只是傻傻地讀書長大』這麼單純而已。
我一直在想,為何父母從不懂我們成長中的一切,而我們也不懂父母的一切,親子之間總要在不懂對方的過程中誤會與互相傷害?
為何我成長中所有遇到的問題,從來沒有想過尋求父母的幫助?
為何我從來不跟父母談我的事情,我的困惑與艱難?
為何我寧可付出慘痛的代價自己處理事情,也不願意開口請父母協助?
我甚至有幾年,完全不跟父母聯繫,即使自己陷入了很大的困難,也一個人咬牙走過,我不懂這到底算是一種獨立?還是一種孤僻?
這個問題,我一直不懂。
從女兒三歲那一年開始,我們一群有共同理念的父母組成了共玩團,後來因為理念的問題又轉型成共學團,在共玩團成立的時候,小慧還在媽媽的肚子內,後來出生三個月後,小慧就跟著哥哥姐姐們到處共玩與共學。
現在的小慧兩歲兩個月了,她的語彙常常讓人覺得驚艷,有一天,兩歲兩個月的小慧坐在椅子上叫了兩聲媽媽,正在遠處忙的媽媽沒有聽到,小慧幾乎快哭了。
我馬上轉過去對著她說:『需要幫忙嗎?』
小慧說:『我要媽媽。』
我拿起彈彈不太吃的餅乾問:『媽媽好像去拿東西,等一下好嗎?想要吃餅乾嗎?』
小慧很義正言辭地說:『那是彈彈的,要問彈彈,要彈彈拿給我才可以!』
我被孩子指正了,重覆的問:『所以要彈彈姐姐給你才可以嗎?』
兩歲兩個月的小慧略為生氣的說:『對!彈彈媽媽不可以這樣。』
這個孩子才兩歲兩個月,已經懂得尊重別人的物權,懂得用言語表達許許多多的感覺,她會說:『如果牛只能喝ㄋㄟㄋㄟ,不能吃草,那就太可惜了。』
她會在出門的時候說:『我考慮看看要穿哪雙鞋。』
她也會滿臉擔心的追著大姐姐跑說:『姐姐,那汽水是有氣的!是有氣的。』只因為她擔心姐姐喝有氣的汽水會跟她一樣不舒服。
在這樣的孩子團體當中久了,我總以為孩子的語言能力總該是如此,所以,我從來不覺得自己女兒的語言能力有比別人強多少,她只是一個很普通的孩子,有著自己喜怒哀樂的孩子。
然而,最近因為一些機會,我常常有機會可以帶著女兒遇見許多陌生的孩子,有好幾次,我看見比女兒還大的孩子不會說自己的感覺,不會用言語表達自己的需求,也不會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憤怒。
於是,玩具用搶的,想要一個東西用鬧的,忌妒的時候用關係欺凌,不開心的時候躺在地上哭,生氣的時候用憤恨的眼神瞪著父母。
我常常想『這些孩子怎麼不會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情緒呢?』、『不懂表達自己心情與憤怒的孩子,以後怎麼面對別人的不當對待呢?』
我把這樣的問題在共學團提出,小慧的媽媽笑笑地說:『因為孩子們覺得說了也沒用呀!』
那時候的我回想起女兒剛剛開始牙牙學語的時候,有很多媽媽擔心孩子的語言發展,紛紛去請教GREEN HOUSE的吳老師,吳老師說:『當孩子還沒說要喝水的時候,媽媽就拿著水杯追著跑,當孩子還沒說餓的時候,媽媽也端著碗跑時,孩子哪需要用語言?不需要講話就被服侍的好好的,孩子怎麼覺得有必要說話呢?』
於是,我懂了,語言也是有必要性的,如果不需要說話,別人就做的好好的,那何必說話呢?
如果,說的話沒有人願意聽,那言語又有何用?
我的父母一直認為跟孩子說自己的事情,孩子又不會懂,所以,父母很少談自己的問題,很少分享自己的觀點,更少分享自己工作上的所見所聞,他們覺得『說了,孩子也不懂。』
於是,我們從來也不懂父母。
而父母沒有分享自己經驗的習慣,只要求孩子說自己在學校遇到什麼狀況,那就像是法官問話一樣的令人難受,於是,孩子每說一句就要被審判一次,久了,我們也就閉嘴了。
慢慢地,孩子們也覺得反正『說了,爸媽也不會懂。』
現在的我懂了,小慧語言可以如此發展的原因,在於她身邊的所有人對她每字每句的尊重與在意,共學團的每個大人甚至是小孩,從很小的時候就會對著還是嬰兒的小慧問:『請問可以吃一片妳的米餅嗎?』、『可以借妳的推車嗎?』、『需要借玩具嗎?』、『會痛嗎?需要幫忙嗎?』
而小慧也很快地學會,只要她好好講,大家就會明白她要的是什麼,只要她說出口,每一個大人小孩都會很尊重她的意見,所以她也樂於表達她的意見,於是,她的語言發展非常的迅速。
而我也懂了,每次女兒說:『媽媽,我告訴妳噢~』,我總是放下手邊的事情,蹲了下來正視她的眼睛說:『好,妳說,我在聽。』這一個小小的動作有多重要。
我也懂,每次孩子欲言又止的時候,我總是認真地告訴孩子:『寶貝,妳不說媽媽不會懂妳需要什麼,說出來或許不一定可以如妳的願望,可是不說永遠不會有人知道。』,這些話讓孩子懂得自己的言語其實很有力量。
現在的我終於懂了,那些孩子玩具用搶的,是因為他知道『好好說也沒用,大人不會理我。』
想要一個東西用鬧的,是因為『只有用這種方式,大人才會看到我的需求。』
不開心的時候躺在地上哭,生氣的時候用憤恨的眼神瞪著父母,這或許不是因為孩子個性壞,而純粹只是跟我以前一樣,認為『說了父母也不會聽』、『說了搞不好還被罵。』、『只有這樣才會被看到』。
於是,再遇到這樣的孩子,我總會心疼的想著。
這些孩子說話必須要被忽視幾次?被漠視幾次?被大人批評幾次?才會選擇用哭的、用鬧的、用憤恨的方式來表達需求?
要受多少次被罵『閉嘴!』的難受?
要受多少次被說『小孩懂什麼?不要說話』的否定?
要受過多少想要跟父母對話,卻被漠視的傷,孩子才會選擇不想辦法用說的,不想辦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只是用行為逼迫大人看到他的需求?
只因為,孩子們在大人身上傷了太多次,在傷痛中懂得『言語無用!』。
『慎重聲明』:
經過幾年的歷練,我不認為有某種理念、某種學說、某種方式,適合所有的孩子,也適合所有的家庭。
父母總是必須在教養中,去思考每個學說、每個團體背後所想傳達的價值觀與目的,為孩子與家庭選擇最好的成長方式。
我文章中所有的貢丸團、共學團是一群父母互助組成,沒有人從中獲利,目前已經在102年六月底解散,在共學團內有許多的孩子是一直撞牆,大人看不懂卻被孩子當成見死不救,孩子受傷累累的,因此,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樣的團體。
目前我協助一群父母透過各種不同的活動讓父母跟孩子認識相同理念的新朋友,也依舊很認真、很開心的陪著我的兒女長大,因此,我跟任何的協會、基金會、補習班、安親班、『任何的共學團,沒有任何的關係』。
YA ~ 不好意思,我又來嘰嘰歪歪了(?
先題外話一下,王太太是不是上了某一集的爸媽囧很大?好像是上上禮拜播出的,意外看到的,不過我忘記那天的主題是什麼了XDDDDDDDDD。
今天的題目又有家醜可以外揚了(欸)。
前一至兩年回到家,目前狀況是靠爸靠媽的全職考生(準備公職考試的心態不穩定,很容易受到外在因素干擾),發生時間點是在去年九月左右。和家人因為一隻野貓的事情而鬧翻,起因是隔壁鄰居老是把貓咪關在籠子裡,我看不過去,於是就衝出家門罵人了(掩面),和對方罵完後,開使對著自己的父親大呼小叫,音量大也很尖銳,第一次氣到哭出來。我記得那時候爸爸全將過錯怪罪於我身上 OTL 。
如妳文章中所提及的,一哭二鬧三上吊樣樣來,我知道我這樣子的行為極度不成熟,因為想不到辦法,他們倆老總是說,等到妳有能力再來處理吧!但我擔心的問題是,等到我有能力時,是不是那隻貓已經去天上了?我在想,如果我將來有了小孩子的話,我會盡力陪他們一起處理他們遇到的所有問題。在這件事過後一至兩個月內,那幾隻貓貓和兩隻狗狗已經被隔壁的渣渣鄰居送到收容所了,我內心其實也很自責,是不是因為我介入的關係而間接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呢?
那晚吵完之後大半夜跑出去了,差一點就打算自我了結了。可是呢 ~ 經過那次的事件,我那時候覺得我父母親的所作所為像極了我們的副總統,可能是因為明明問題就已經擺在眼前了卻不處理而這麼覺得的。今年四月也和一位極其信任的老師通過電話,邊講邊哭啊(掩面)!之後就一直和自己說,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唷!
只為了領悟一句話,這代價可真大。
那次的事情被一位大五歲的大姐(無血緣關係,但我以為對方會聽我吐苦水),說說說說說說到最後變成是我無話可說,那時候只覺得妳分析事情就算了,為什麼連我的情緒也要分析?理性是好事,但過度的理性只會讓聽的人很反感。在心裡做了這樣的決定,對她,我報喜不報憂。而且,上次的聚餐也被她誤會了,最好我滿腦子都只有阿貓阿狗而已,我腦子裡擔心的事情可多著呢!看她這麼地不了解我,我懶得和她計較了。
現在也處於有一點難溝通的狀況,和母親完全不可以說"以前"的事情,但我會想討論以前的事情,她認為人要著眼於現在和未來。而我是不選擇拋棄過去,面對過去才能好好地放下。只是通常說到最後會變得我無話可說呢!至於父親嘛 ~ 偶爾講講話。
是不是老一輩的總是認為說,他們工作了大半輩子,給小孩子不愁吃穿,又有書可以讀,這樣子就叫做對我們好呢?那心理層面就不用管了是吧?天曉得。
我兒子目前2歲,我一直希望能讓小孩覺得他要找我的時候,我就會出現,所以有時我明明跟他說"媽媽進去廁所一下,等等就出來",可是他還是一直哭喊的找我,這時我就會直接帶他進去,這種情形很常發生,不知道是他沒有安全感,還是他覺得只要他哭我就會抱他(可是如果他單純在鬧要某個東西而哭,我通常都是他哭很久了還沒停,我才會抱他)。常常在他哭完,我跟他說道理和原因,可是也不知有沒有懂,下次又發生同樣的問題,讓我很苦惱。
版主回覆:(11/28/2012 10:03:29 PM)
剛好回給別的媽媽同樣問題的訊息,轉貼給你。
小孩害怕媽媽不見,孩子這個年紀只要媽媽離開就以為不見了永遠消失了,是一種恐懼。
我以前吳老師給的方法是,用計時器,計時器先撥五分鐘,陪孩子一起等計時器鈴聲響,然後告訴孩子媽媽先離開,計時器快響的時候媽媽一定回來陪你等計時器響,然後五分鐘 十分鐘 二十分鐘這樣練,如果要出去久一點,一個小時就設一個小時,然後跟她說時間到以前一定會回來,這樣孩子才懂,因為孩子不懂『等一下』是等一秒鐘還是一小時,時間觀念還沒建立,分離恐懼也還有。
所以可以用這個方式看看,不過前提是,媽媽一定要準時。
謝謝你的建言,順便提一下,我和你的名字一樣(只是不同的命運),我偏向民進黨,你的文章很多我很喜歡,我覺得你特別親切。
版主回覆:(12/04/2012 08:11:05 AM)
同名同姓嗎?
真是太榮幸了!
同名不同姓,是我的榮幸啦~不過當初是在偶然的機會下買了你的書,才知原來我們同名。謝謝你的回覆
版主回覆:(12/05/2012 02:02:36 AM)
不客氣,真的很開心遇到同名的,
以前都覺得很菜市場名,
不過現在我覺得真的很棒,
常常可以遇到同名的
也很親切
算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