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

索引目錄

生活感

2019/2/13我帶著孩子從寒冷的台北來到了炎熱的宿霧,入境宿霧之後,我們沒有找到我們的接機人員,後來的我才知道宿霧塞車是日常,我常常用google map找一個地方,車程顯示要30分鐘,自己走路只要15分鐘,搭車還不如自己慢慢的走,只是,宿霧很多地方沒有紅綠燈,過馬路非常的可怕,帶著孩子我寧可搭車也不帶著他們走路。

我們到了語言學校,參觀了教室後帶入了房間,女兒馬上被帶去做能力檢測,而我跟兒子就隨著語言學校的副校長去附近的超市,我在超市買了一些的食物,孩子們喜歡的青花菜很貴,但是聽說這邊的青菜不多要補充,所以一定要買,孩子們喜歡的麥片,晚餐肚子餓的時候想解饞的小餅乾,都要一一的補齊。

語言學校包三餐,煮的也非常的好吃,但是這是韓國的學校,食物都是韓國的食物比較多,菲律賓人很愛吃白飯,畢竟他們是勞工階級比較多,所以每天早上一定要吃很飽,但是,好吃不代表習慣,飯誇張的多,加上孩子們不吃辣,而我也在斷戒辣,大部分的青菜都是辣菜,我們很多時候沒什麼胃口。

一開始上場的是我從台灣帶來的空姐鍋,有個小廚房很重要,語言學校給了我一個卡式的瓦斯爐,但是,我沒有可以使用的鍋子,於是,我一切都靠著空姐鍋,早上用空姐鍋加熱中藥的水藥,中午或晚上煮個青菜或熱狗,有時候康寶濃湯也很棒。

剛當媽媽的時候,或許是因為幫孩子找伴的關係,我常常帶著女兒到處跑,後來女兒入學了,為了配合姊姊讀書,兒子一出生就少了很多玩的機會,隨著女兒越來越高年級,我其實完全不會羨慕別人又帶孩子去哪裡玩,又去了哪幾國,因為在生活中營造生活感這件事情,對我來說比什麼都重要。

我懂那種青少年做不住穩不下來讀書的痛苦,我也懂那中被夢想理論洗腦到痛恨自己平凡的感覺,穩穩地讀一本書,享受著每一天的平凡與單純的生活,以前覺得很平庸的事情,後來想想都不簡單。

就算不出去玩,就算只是平凡人,生活中平凡的滋味,其實很迷人,我想讓孩子懂這樣的迷人。

我將家裏客廳的茶几換成了現在很流行的變形茶几,不用的時候是茶几,打開可以變成一張大桌子,我們一人一邊,我在中間寫著教案,孩子們一左一右的寫作業,三不五時穿差點話題,從中拿點瓜子,一家子連假都不出門也沒關係。

來到宿霧之後,我忙著將學校房間弄的有家庭感,我開始煮食著也忙著處理洗衣服、食物等等的雜事,我為了宿舍書桌不夠亮當起了水電工,也在宿霧街頭忙著找可以攜帶式的光源,孩子們一天六堂英文課下課後,回到宿舍就是穩下來讀書,我將桌子併在一起,左邊是兒子讀書的地方,右邊女兒寫著台灣學校的功課,有時候,就這樣一直讀到睡覺時間。

而其實我最後悔的是在來到宿霧的第四天就去薄荷島跳島,那時候孩子在異鄉的生活感還沒建立,我就帶著他們自助旅行,女兒又累又受傷後,哭著說她想台灣,兒子也在巧克力山跌倒受傷後,晚上都起來哭『我要回台灣』。

那時候的我才懂我還沒在這裡給他們一種安心安定的感覺,旅行的不確定感會隨著委屈一起加倍,於是接下來的兩週我盡量不離開宿霧,下課後讀書、吃完飯就到附近逛逛,陪我去拿送洗的衣物,去看看宿霧人的日常,另一家語言學校的咖啡廣場吃個蛋糕,就在宿舍的旁邊,就好像在家附近一樣,而我也開始恢復了寫作與整理教案。

我們在異鄉開始了就像家裡一樣的尋常生活,上課、讀書、吃媽媽煮的菜、四周散散步,晚上吃點小點心,一起玩一起聊天,兩個孩子每天依舊搶馬桶跟媽媽的抱抱。

那時候的我終於懂了母親曾經說過的話,一個家沒有了男人,只要有女人在不管在哪裡還是能經營出一個家;一個家如果沒有了女人,就不能營造出一個家,現在的我不太能認同這樣的話,我看過很多單親爸爸也把家經營的很好,但是我可以理解母親說的那句話。

在父母的這個角色中,我努力的去經營一家子生活在一起的生活感,那是孩子們心中穩定的基礎,而我也懂了,不管去哪裡,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家。

我帶著他們領略平凡的每一天的生活感,我希望有一天他們未來也有能力給自己這樣的自在生活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