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的層次

前期的痛苦

我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在協助很多孩子的過程裡面,一直非常困擾家長的狀況,明明我教了思考課,也指出每一個孩子需要協助的部分,可是我也很清楚的知道,不是每個媽媽都想要聽,甚至有些媽媽是一種丟包的概念,孩子你幫我教就好。

對於我這種很清楚可以如何去改變孩子思考的人來說,完全沒有辦法理解這樣的父母思維,他們完全不知道別人怎麼引導他的孩子,又去了哪個境界?

所以非常的困擾。

發現問題

第三梯活動帶領員,是有兩天的課程,接下來是我提供教案讓活動帶領員一對一線上課程陪孩子們上課,我在這個過程裡面去看他們跟別人對話的模式

也在這個過程裡面,去了解他們跟孩子講話的盲點。

然後,我就發現了一件事情,也把多年來所有的狀況,做了一次的釐清。

我才真正的理解一件事情,每一個人對同一件事情的要求層次不一樣,我不能用我的思維去看別人思考模式.

關於配合的思考模式

有些父母會覺得小孩需要懂得配合別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小孩很「番」的時候,很多的孩子不懂配合的概念,他要的事情就是要,所以會造成的很多家庭的困擾與衝突。

父母常常跟我說他們很需要這個教案,可是我後來才知道,他們要的只是小孩不要生氣、不要有情緒,好好的配合就好。

所以沒有錯,只要有一個話術「現在換你配合我們囉」這個孩子就必須要配合,這是很多的父母需要的孩子,好說話就好。

可是比較高階的配合又是什麼?

一樣產品要生產出來,從原物料送貨的時間,倉庫倉儲的空間,生產線剛剛好完成了另外一張訂單的時間,生產線與生產線之間的配合,生產線的產品與包裝流水線的配合,當產品生產出來之後,貨櫃公司裝運的配合,船公司的船期等等,他是一個盤面的配合思考圖

要有這種能力的人,不是別人叫他說要配合就可以配合,因為他腦中裡面有環環相扣的盤面圖,他不會是第一種或第二種的父母所要求的那種孩子。

再來更厲害的父母,會把整個社會運作與不同層次的人與圈層看成互相配合的社會運作邏輯,而這又是更高層面的配合思維。

政府體制的運作與聯合國運作,都有政治脈絡囂張的互相配合與進退,這又是另外一種立體式的配合概念。

我的產品如何配合?現在目前的潮流,推到全世界去,這也有非常多後面配合的概念。

關於預期落空的層次思考

一個孩子沒有照規定完成自己的作業,本來預期可以玩遊戲的,後來不能玩了,這是對預期落空的難過,但是也是對所謂規則的誤解。

如果要從規則這個方向去思考,那麼就應該帶孩子去思考,為什麼晚上10點我想要進去動物園,而動物園不願意讓我進去?

那為什麼動物園要有開門與關門時間的規定?

為什麼父母會要求要完成所有的作業才可以玩手機?

這個背後脈絡是什麼?

希望孩子面對預期落空,不要有太大的情緒反應,很正常,你可以選擇的方式是對這一個父母死心,他很了解掙扎沒有用,也就很習慣預期落空。

但是,還有其他對於規則的思考,可以讓他提高成另外一個層次,對於規矩的制定,其實可以拉高到政府體制的設定與企業體的設定與設計。

同樣一件事,層次不一樣,教的東西也不一樣,而教的人所付出的心地與態度也不一樣。

如果什麼都要方便法則,我講了小孩就要聽,規矩是規矩小孩就要認了,那麼,小孩沒有辦法因應不同的狀況與規則去思考,沒有盤面的能力也是剛剛好而已。

那麼考考看,當孩子很介意別人批評他的時候,又該怎麼引導?又有哪些層次呢?

尊重每一個人的選擇

後來的我其實很清楚,每一個人對教養的要求其實是不一樣的,他們有時候只是「養」。

有的只是好管理,不要造成我的麻煩,不要讓我心煩。

但並不是希望這個孩子會思考,希望這個孩子有盤面的作為與思維邏輯。

所以當孩子願意聽他們說話的時候,他就會呈現一種鬆軟的樣貌,覺得反正這樣就很好了,問題是,當孩子願意思考的時候,必須要很多議題去滿足他們,而這個時候父母已經沒有辦法對談了

有人很努力,成果就要配得上他的努力

我看過很多很努力的父母,其實他沒有辦法完整理解孩子的狀況,他也想盡辦法一直學,每次只要一個議題沒有辦法思考過,他就會一直問一直問,我就會知道針對這個議題,這個父母有一直在思考,那麼,我就盡量幫。

我希望每一個父母,都有一個配得起他們背後思維努力好壞的親子關係。

而也是因為孩子我才理解了,不同人對教養有不同的層次要求。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