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旅行的過程當中,是以一個消費者在享受?還是以一個思考別人不同的商業思維、生活思維、人生思維的不同角度去驚喜的過程?
恰圖恰是所謂的假日市集,基本上早期是給很多批發商去買東西的,好幾十年前去的時候,那邊賣的都是很傳統的泰國物品,這幾年文青的產品變得非常的多,但是他依舊是一個鐵皮搭建出來的連續攤位,非常的熱,所以,累了想要坐下來,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會是什麼呢?
沒錯,就是冷氣跟美食,這家餐廳非常的小,有一台冷氣,一個小小的閣樓,桌子不夠多,但是主也讓你享受美好的甜點,這邊的甜點放在櫃子上,每一個都香甜可人.
走到哪裡就開始看閱讀器,是我們家很多的習慣,在菲律賓等車的時候,光累了吃點食物的時候,去登船的時候,只要一坐下來他們就會拿起各自的閱讀器,開始瘋狂的閱讀.
那天我們找到的閣樓的位置,小小的一個空間,大家可以吹點冷氣,吃好吃的蛋糕,我問孩子們:「為什麼他們要做這個空間讓大家吃東西呢」,為什麼一台冷氣,他們不想要用透明的簾子鎖住冷空氣呢?
每一個孩子的說法都不一樣,他們一邊說自己的想法,一邊聽別人的說法,一邊喝著飲料吃著蛋糕,繼續往下逛下去。
在所有的攤商當中,這幾年多了1棟建築物,也就是在這座餐廳的後面,那是一個五層樓的建築物,賣的東西跟外面的差不多,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有冷氣、有冷氣、有冷氣.
在這一個溫室效應導致夏天異常炎熱的地方,很多人中午都跑到這棟建築物內,吃午餐、逛街、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躺在那邊享受按摩,有一整層樓幾乎都是按摩的椅子
眼前的這一家餐廳,以前是我的話絕對不會進入,門口擺著給外國人看的菜單,最前面還有樂團表演,總覺得這是給歐美人士去的餐廳,「勢必非常的貴、給觀光客的餐廳」,那天,是佳佳約在那邊集合,於是,我們才發現別有洞天。
一開始以為,樂團的那個地方沒有冷氣,只有水霧,好多歐美人士喜歡坐在那裡喝啤酒,後來我們發現裡面有一間房子,是有冷氣的位置,歐洲人喜歡沒有冷氣的位置,亞洲人都坐在有冷氣的位置.
一剛開始進去的時候,服務生問他們是從哪裡來的?
孩子們都以為這只是一場寒暄,不是很在意,後來上菜的時候,我們發現我們這一桌的菜餚,都有台灣的國旗,這一點讓我們覺得非常的驚奇
後來回到飯店的時候,我讓孩子們去思考今天一整天吃了什麼東西,那一些讓他們在記憶中裡面有記憶點,這些記憶點或許不是多好吃的食物,也有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國旗,就讓他們印象深刻.
這些餐廳每年接待世界各國的人,怎麼讓這些人產生一個很重要的記憶點,會再下一次再來訪的時候,堅持一定要來同一家餐廳?
有些人叫做視覺印象,所以我引導孩子們去看,這一家店給人什麼視覺的印象。
在閣樓上的蛋糕店,是視覺、味覺、跟抽離的空間感,每一個樣貌,一個轉彎點,都是視覺的衝擊與印象
午餐的那一家餐廳,別有冬天的用餐區,還有每一道菜都附贈的台灣國旗,是視覺的印象,讓每一個不同國籍的人來,都可以看到屬於自己國家的國旗,這時候驚呼聲跟被重視的感覺滿滿的,好不好吃?早已忘記了.
而最後這一家的冰淇淋店,就是味覺的衝擊,「冬陰功口味的冰淇淋」、「榴蓮口味」、「綠咖喱雞口味冰淇淋」,這就是味覺的落差衝擊。
帶孩子們去看這樣不同的商店跟餐廳,是非常有趣的,他們可以在這個過程裡面去思考不同餐廳的思維模式,有些餐廳用視覺吸引別人的注意跟分享,有些餐廳是有空間的迷惑,有些餐廳只是一個小小的輕物件,就可以讓很多人為他們拍照、轉發。
每一個你看到的點,停留著的視覺,都是成交的可能性,也是下一次成交的可能性.
擺脫消費者心態,帶領孩子看看不同的角度的餐廳是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