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的是自己經歷過的真實?還是被人挑選過的真實?(金門旅行二)

你要的是自己經歷過的真實?還是被人挑選過的真實?(金門旅行二)

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常常主攻孩子的語言,語言過後,我開始藉由語言的對談讓孩子看懂人際間的觀察與分合,等到孩子越來越大,我練的是閱讀理解與看事情的方式。

當孩子來到中高年級,那就可以帶知識性的活動跟玩樂了,可以帶領他們去看產業、可以帶領他們去看認知的不同、心態的不同所衍生出來懂不同行為,前提是,這個時候的孩子還願意跟你出去玩,還願意在冷氣與電動前,選擇跟你出去吹風曬太陽。

很慶幸的是,孩子們有一群約了就走的朋友,而去的大人有的人願意一起出門,有的人開車、有的人準備東西、有的人陪玩,而不是在旁邊擺臉色,甚至是丟手機、電玩給孩子。

為了讓孩子喜歡真實的世界、為了要讓孩子喜歡這個世界,有人很認真的一路熬到大,而我也想讓孩子知道為什麼我會跟著他們這樣熬。

在金門的時候,某一天的夜晚我們剛剛從海邊回來,海邊的月亮超美的,孩子們大聲的叫著,手腳混著海砂,手上提著貝類要給媽媽們看,海邊很快會變成一片漆黑,但是那月亮太美。

回到民宿,我們還在讚嘆月亮的美麗,誤以為是只有金門才有的特色,後來才發現那是今年的最大的月亮,我看著臉書上許許多多的人曬得照片,有些用天文攝影機拍出來照片,有些加了很多的濾鏡與攝影技巧,超美的!

晚上,我叫孩子們接受一個挑戰,用媽媽們的手機或IPAD拍攝月亮的照片,誰能把我們當下在金門看到月亮的情境與感受、畫面拍到大家都認同是今天的感覺與今天看到的月亮,就是比賽的贏家。

那天,每個孩子用盡了方法拍,趴在地上、跳上椅子、用了許許多多的方法,終告失敗,他們告訴我不可能。

我拿起IPAD,給他們看所有人臉書、IG的貼文,讓他們看哪一個最是可以傳達他們感受到的真實的月亮,他們搖搖頭說:『沒有!』

我後來問他們:『你們喜歡真實的去感受、真實到這裡來看海、看月亮?還是看別人所選擇過想告訴你的事情就好呢?』

孩子們說:『我想自己來感受!』

我想起每次出門之前,我都會做一個功課,只要收拾行李的時候,就會打開youtube介紹,去墨寶看沙丁魚的網紅介紹,去金門的時候網紅的介紹、去宿霧的時候看網路介紹、去大阪也是先看網紅介紹。

然後,去到當地,我就會帶他們到處亂闖,網紅有介紹跟沙丁魚游泳,沒有介紹當地可以請人陪你下水,而那些水中導遊很可能是小學三年級的孩子,網紅會帶你吃金門美食,但是不會闖金門秘境,看影片的時候身上沒有那太陽曬過的氣息,部落格有介紹民宿老闆娘很熱情,但是沒有告訴我們所謂的熱情是怎麼由相處過程感受到的。

出門,孩子都會喊著好熱呀!

我就會問:『那在台北吹冷氣看別人影片介紹就好了吧!下次不約你了!』

孩子們會馬上反應說:『不熱~很好玩,真實的自己來感受比較好玩。』

孩子們快要大了,這個時候,有一群約了就會走、想到有哪個大人去就興致勃勃地想跟是很幸福的事情,知道哪個大人是好玩伴、哪個大人沿路一直罵,也是孩子出門與龜縮的理由。

孩子們越來越大了,可以講歷史、講大自然、講原由、可以一起愛上跟真實的人相處、跟真實的世界對話、遊戲,是一種幸福。

現代的父母很累,在手遊與網路的世界中,我們原來要一直陪他們養出的思考是

『你要的是自己經歷過的真實?還是被人挑選過的真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