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樂-揪團上腳踏車修理課程

腳踏車修理課程

很多媽媽非常擔心小孩沉迷手機,也非常擔心小孩的情緒問題,孩子在小的時候我專注在孩子的語言跟認知,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孩子們的好奇心、孩子們的幼年遊戲跟活動,要如何讓他們變成「有思考的知識」,在他們即將進入青春期的過程裡,或在他們國高中少年的時期,成功轉型成知識攝取的體質。

孩子們從小到大的好奇是一直存在的,在青少年這個階段,要把好奇轉成知識的好奇,不然他們就會轉成對明星的好奇、網路的好奇、網路八卦的好奇等等。

因此,我們借用了揪樂輕學工作室的場地,找老師來上課.

市面上做腳踏車修理課程的人很少,還好我們藉由別人介紹找到一個非常非常專業的腳踏車車技師,請他來幫我們上課.

騎車

孩子們小的時候,甚至是最近,我們常常會相約一起去騎車,對孩子們來說,騎腳踏車車這一件事情只有分「我會」、「我不會」的差別,其實對他們來說差別不大,只是一個活動而已。

這是孩子們小的時候的活動,孩子慢慢地進入了青春期,很重要的是開始引發他們的思考,「我從來沒有這樣想過。」、「原來輪胎裡面有這些東西」,「原來補胎是這樣思考的」,台灣的孩子在國中高中這一個重要的時刻一個非常重要把文本轉成思考、轉成知識體的時刻,只能被關在教室裡面讀書,即使書讀得不好,也沒有其他活動、或者其他的社群,可以引發他們的思維。

車輪

這個老師非常的有趣,剛開始的時候他介紹了自行車的產業結構,還有包括企業的思考模式,他們認為那些最厲害的自行車品牌,並不是所有的器材都自己做的,他們有異業結盟的思考.

甚至有一些廠商,使用了五十人以上的設計師,只為了研究一個鏈條,原來輪胎上面那些數字都有其意義,車框的大小、車壓的係數,還有許多的內容與細節,都有其原因.

為什麼所有的資料都都要使用英寸?這會牽扯到歷史,而英寸又是怎麼思考的?

每一件腳踏車裡面的小細節,背後有歷史、有商業思維、有流體力學的原理、有市場的思考,這些都是孩子從來沒有思考過的東西,身邊如此平凡的事情,原來有這麼多的學問.

所謂的知識打敗感覺,在於提供知識者給予對方豁然開朗的思維,孩子們誤以為這些齒輪都長得一樣,在技師的說明之下,才發現他們習以為常感覺,其實是不準確的,原來這些齒輪長得不一樣,有其更深背後的原因。

「原來這是真的!」、「我以前怎麼都沒有想過?」、「原來是這樣,我終於懂了!」,這才是學習真正的快樂

除了聽講解之外,技師還會提供物品讓你學習拆卸、修理,最重要的是就會非常的技師,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凡事他想要去搞清楚背後的原理跟思考,所以會在這過程裡面告訴孩子們這後面是怎麼思考的?為什麼會這樣設計?

也因為這樣的要求自己,所以他有一些技術行業裡面,大師在帶徒弟的要求與語氣,這對這一群孩子們來說試一件好事,對自己有要求的人,看見不好的學習態度,卻要學他的本事,是有自己的要求跟脾氣的,技師對孩子已經非常非常的客氣與耐心了,但是有些要求,我很希望孩子們可以看到這些嚴格對己的人,對自己的態度與要求

對於這些嚴格要求自己變成非常厲害的人,他們會有很多在操作與教學的過程裡面給予的語言是非常適合孩子的,例如:這個技師在教導破胎了該怎麼辦?他要求孩子們把內胎搬出來之後,充氣的頭要留著,逐一的去找出來到底什麼原因而導致輪胎破損?

這跟我在帶領孩子很像,孩子的一個問題,可能的原因有上百個,就是要一一地去思考,到底這個行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技師告訴孩子們,遇到問題要去找出原因排除,不然,曾經有人換了五條的內胎,每換每破,到最後才發現換了新的內胎之後,一充氣沒多久內胎又破了,仔細的找原因才發現外胎有一塊小小的玻璃插進去裡面,導致每一條內胎都破裂.

在他們的生活中,很多人要求孩子改進,卻沒有去找原因,孩子們在這些生活中的知識裡面,慢慢地滲進去自己的思考模式,沒錯!如果沒有找出原因,換多少的內胎都沒用。

沒有找出真正的原因,叫孩子所有的忍耐、努力,都是痛苦的表面活動.

這個技師還教小孩很多,所謂看不到的思考跟技術,孩子們非常容易用表面的事情來看事情,而這個技師挑起的輪胎最底層讓孩子知道,為什麼需要這一層的結構,每一個結構每一個零件,後面都有深層的意思.

習慣去每一件小事情後面找背後原因跟思考,小時候他們在背後原因的邏輯裡面我帶他們看,現在我們可以揪團聘請厲害的人,來告訴他們,有很多常在細節裡面面的思考模式,才是厲害的魔鬼

孩子們嘗試補胎,補胎的費用很便宜,現在很多的技師都不幫人家補胎了,直接要求別人換新的內胎,但是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便宜的工作,都有很多的流程跟細節要注意,要先把輪胎磨一磨,背後的原因是比較好貼上補膠布,還有需要用黏膠的時候,由經驗值來判斷哪時候是最佳黏貼上去的時間?

孩子們七手八腳的補胎著,所謂很簡單的技術活,其實背後也不簡單,別人以為這只是一個簡單的工作,事實上是別人多年的經驗累積跟努力。

看不到別人背後因素的人,不知道別人努力的過程,這些不知道終究是自己學習背後無法得到成果的原因。

這一次的課程,大人跟孩子都學到非常的多,無論是未來自己騎腳踏車載郊外踏踏青,或者想要環島,或者要有其他的夢想計劃,夢想是一種夢想,當你越懂車你開車上多的時間就越短,越有能力說走就走.

台灣的孩子,好像被允許大人認為對的、可以應付考試的知識,而那種「原來身邊都是知識」的認知,卻很難傳達給孩子.

我的兒子即將從兒童時期進入少年時期,每次接孩子回家的時候都已經發現他們的談話內容,進入的偷偷摸摸嚐鮮時期,因此,我們迫切的需要讓孩子們轉向知識性的語言,轉向讓他們知道生活處處是知識,只要你願意學,就越有能力走出去.

謝謝揪團者的接洽與聯繫,謝謝揪樂輕學工作室讓我們有良好的空間,可以一起成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