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常常會告訴父母,針對孩子的成長不要揠苗助長,要給孩子時間,父母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耐心等孩子長大,我以前完全沒有辦法理解這種思考,因為如果把孩子放在山上,沒有教育也沒有對話,就只是給時間?
孩子怎麼可能會成長成能思考與獨立自主的樣貌?
以前在學命理的時候,了解了各個地方的命理風水邏輯,會理解了一件事情,這是華人地區在傳遞知識的時候,非常喜歡『蓋招”』,有時候,他們教導的東西會有兩種版本,帝王家的版本跟平民百姓家的版本是完全不一樣的,傳遞給自己子孫,跟傳遞給拿著大把金錢來學習的外人,又是不同的版本,比較有良心一點的,就是少說的很多關鍵的邏輯,少說的很多關鍵的要件,比較沒良心的就是給相反版本。
教養就跟風水學一樣,裡面很多這些坑,所以當你明明每個當下都做了最正確的選擇,多年後有可能自己問自己:我為什麼把孩子教成這樣?
每一個以為都對的決策,其實都禁不起思考與考驗,所以,我寧可找出關鍵原因,因為,攸關著孩子的人生。
所謂等待孩子長大,給孩子時間成長這件事情,又是哪裡有被蓋掉的原則原理?
以前帶孩子出去的時候,我會帶孩子看每一個人創造了什麼樣的價值而轉換成金錢?計程車司機做了哪些事情?擁有哪些能力?而轉換成的價值?
路邊攤的那些攤販,擁有哪些能力?提供了什麼樣的價值?看到了別人什麼樣的需求?滿足他人的需求而換取的金錢?
一方面協助孩子們觀察真實的世界,一邊由這些觀察引導孩子思考與分析。
因此我們家沒有給孩子零用錢的習慣,『我看到你有觀察市場的能力,所以未來需要有資金,要學會金錢運用』這是我常常給孩子金錢時的說法,為了你的能力投資,我就會給他們錢,讓他們學習金錢的運用。
有了這個背景,對訓練孩子擁有能力,孩子們就會比較開心,他們不會覺得自己很倒楣被派去做事情,而是很清楚的知道這是媽媽在訓練他們的能力。
接下來就是給他們時間跟機會了!
2024年3月份的這一場曼谷國際學博覽會,我很早就跟他們說,這一次要訓練他們自己去問問題,自己去了解學校的一切資訊,因此,他們必須自己去找學校開始用英文或中文跟他人對談,然後才將訊息傳達給我。
他們找得非常多的資料,包括廚藝學校,還有所謂的太空學校,我也藉此來觀察學校代表隊孩子們說話的方式,也觀察學校代表接待孩子們的態度與模式,這是屬於對話式協商討論的學校風氣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孩子在訓練他們對話的能力,我也在觀察學校代表人員對孩子說話的方式。
孩子想要看的展覽,他必須自己去詢問細節,詢問價錢跟時間,再來說服我,讓我願意支付金錢,這期間除了訓練他們勇氣、與人對話的能力、並且最重要的是處理事情的態度與觀察的能力,還有擷取他人資訊的轉換力,這個時候我在做什麼呢?
我的推車椅打開,我只要坐著等就好了。
這個推車我曾經在日本的一個商店街看到,當時我還分析了政策與老人思考模式,去理解這個產品解決了哪些消費者的問題,那個時候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需求,一直到後來孩子越來越大之後,忽然發現光三個人的水壺、雨傘、外套、閱讀器、PAD、行動電源加起來就是一個非常大的重量,如果每一個人都帶自己的東西跟背包,其實還好,但是有很多時候孩子們去玩器材的時候,他們會請我保管他們的包包,無法帶著三個重包包行進,我就沒有在等待時間自己去逛的自由,另外我站立太久腳會很痛,痛楚會讓我沒有等待的心情,於是我就想到當初在日本商店街看到的這個推車。
這是日本的品牌Swany,我是在某寶網站買的,買了之後才知道台灣也有代理商,但是兩者之間價錢也不一樣,我買了兩台,都是附帶椅子的輕便行李袋,行進之間可以把椅子收起來,要等待孩子的過程裡面就把椅子打開,我的腳只要久站就會發脹,這個椅子對我來講,培養著媽媽等待的耐心。
去大阪的時候,在關西國際機場,女兒開始研究如何到達民宿,在眾多國際旅客迷惘的大廳之中,她去研究購買直達電車的車票,我負責看顧行李,等待她研究路線,等待她研究如何買票?
這個行李袋裝滿了行動電源與電子產品,在飛機上屬於隨身行李,可以放在座位上方置物空間,孩子們在練習如何自己擁有能力在異國行進,我其實只要好好的打開椅子坐在那裡等待就行了。
這一次去奈良的時候,是孩子們自己研究坐電車,慢慢的沿途一直逛,行李車的手握高度,是以容易助行的概念設計的,有時候推著推車反而比較輕鬆走路,奈良有很多神社,我教孩子們為什麼這些神社要設置在比較偏遠處?這裡面有一些科學命理的概念,很大的部分在於讓參拜者靜心,孩子們小時候玩沙,我默默的等待。
孩子小時候蹲在路邊觀察螞蟻,我也慢慢的等待;女兒曾經很在意別人是不是在看他,我也陪著她坐在餐廳的門邊觀察很多的人,然後回來再問她其中幾個人的細節,孩子當然忘記了,我陪她理解了『其實大家跟妳一樣匆匆忙忙,誰也沒在看誰』
而這個時候,我在廟宇旁坐著靜心,等待這兩個孩子細細的探索這個廟宇,走出來跟我講他們發現了什麼,又觀察到的什麼?
奈良我曾經去過,現在卻是只是等著孩子們、幫助他們練習“細細探索的能力”。
女兒跟兒子可以一個小小通天閣觀察所有的細節、了解所有的狀況就花了四個小時,這是我的耐心等待給他們時間養出來的能力。
因為我知道如果不培養這樣的能力,就算帶孩子到多美好的地方,他們也會說『不好玩』、『好無聊』、『沒搞頭』,背後目的只是為了要手機。把孩子拉到現實社會,體驗真實的美好,是我這一個年代的父母無可避免的拉扯。
孩子們知道媽媽腳的狀況,所以只要是走樓梯的時候,他們就會自然而然的搶著幫我拿推車,日本很多地方沒有電梯,要扛著行李車的機率蠻多,孩子每次只要看到樓梯,就會馬上想到我的需求,自然而然的拿過行李車。
讓孩子負責有能力,我也很感謝孩子們這麼努力的幫忙,不是命令他們該做,而是感謝他們想到我的難,感謝他們的主動。
後來有兩天,我幾乎都是讓他們自己去逛街,我不是自己找了一個飯店開始睡大覺,就是自己坐了好幾班電車回去飯店,或者自己去逛自己想逛的東西,孩子們喜歡收集動漫的週邊,我告訴他們,既然有能力了,大家各自去自己喜歡的地方,兒女很開心這樣的信任與探險,他們每次終於跟我會和的時候都眼神發光,能力才是最能給與一個人自信的本錢。
會這麼放心的一個原因,也是因為孩子有可以國際定位的手錶,只要開通網路漫遊,我隨時可以跟他們視訊,可以知道他們走到哪裡了,可以直接轉導航,用手機導航到孩子身邊,這個定位手錶也有緊急功能,就算雙手被反綁,也可以求救,孩子們也可以隨時跟我聯繫,對他們來講放在包包裡面的手機反而很少使用,手錶對他們來講又可以拍照,又可以跟我們視訊,反而最常使用到。
搭電車的時候,握在手中的票不見了,或者是突然更改了目的地,該如何補價差?
我只要拉開椅子坐下,等孩子自己去問站務人員、聽懂站務人員的說法,自己去處理,『遇到問題』、『面對問題』、『處理問題』,這些能力,也是我擺脫的所謂包辦父母的心態,坐在旁邊,等孩子處理好。
所有的問題跟狀況,媽媽不是處理者,甚至孩子們想去逛動漫街的時候,附近只有女僕咖啡,孩子們只好找方法,詢問哪個地方可以讓媽媽休息,一間一間的飯店去問,一間一間的咖啡店去找,我不再是個照顧者的角色,我也不是說有事情都包辦,而是旅途當中一起做事,一起陪伴又可以各自開心的一個旅伴。
女兒已經快滿17歲了,明年他就會滿18歲,這次的旅行所有的事情都是他們姐弟倆做的,去環球影城的時候,我幾乎都是在飯店工作與休息,他們兩個姐弟自己處理攻略,自己處理自己所有的事情。
去任何地方,都是他們去研究與發現,我只是要耐心的等待,在他們提出疑問的時候,跟他們對談,甚至對街頭的觀察,開始陪孩子們聊天。
行李也是他們收拾的,登機與限重也是他們去處理了,如果說父母要有耐心等待孩子長大,那麼,等待的前提是伴隨的給孩子機會、給孩子方法、然後給自己一把好的椅子。
謝謝孩子們成為我最好的旅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