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看世界,曼谷恰圖恰的第一次功課

帶孩子去曼谷的時候,為什麼要去洽圖洽 假日市集?那不是只只是一個購物的地方,又熱、又亂、又容易迷路以這些條件來說不太適合帶孩子去,但是,如果想要讓孩子了解最初的經濟邏輯,練習怎麼發現新東西的快樂、怎麼直接去爭取自己要的東西,怎麼用英文開口詢問價錢 怎麼討價還價?這裡是顛覆這些孩子們購物商場邏輯,還有練習的好地方。

 

恰圖恰

我第一次來這一個洽圖洽的時候, 已經是好幾十年前了,來曼谷卻沒有來這個商場,是很說不過去的,好幾個足球場大的商場,分好幾 區塊,販賣不同的商品,這是小孩子在台灣很難看到的景象,當所有的購物中心越來越多,那種被商業模式所做出來的購物商場,是他們一剛開始的記憶,無論是百貨公司、還是購物商場、還是outlet,這是他們對集體銷售的第一印象,所以,我很清楚隨著溫室效應的一天比一天嚴重,這裡會非常的熱,但是我還是堅持帶孩子來,最大的原因在於,經濟的最初的樣貌,就是價值的交換,我提供你沒有 的,無論是產品還是能力,而群聚的市場,是一種結市的思維, 這裡展示了非常傳統的樣貌,一種經濟本質的樣貌.

一下車 過沒有多久,孩子們就非常清楚,必須要好好的跟著大人、跟著群體走,因為這裡實在太大了,像迷宮一樣,有很多的店面,裡面有安裝的冷氣,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情,是他們安裝冷氣之後 不會安裝透明布簾,他們不吝嗇讓冷氣可以其他路過的人一起分享,也因此, 除了特定的幾個區,沒有想像中的炎熱.

第一個吸引孩子們注意的攤位是這個老太太,在他面前所有的產品都是他自己編織而成的,有一些部分是縫製而成的,一個大概$100泰銖,我們蹲在面前糾葛的非常的久, 兒子很想買大象,我其實比較 推薦實用的東西,例如筆筒, 兒子開始了他第一個學習的功課,那就是選擇跟取捨,他必須思考哪一個比較好行李運送?有沒有實用性? 如何講價?如何用英文交易?

第一回合的交易過程當中,後來在買東西的過程當中,我忽然發現他常常跑過來跟我講:「媽媽可以幫我問這個多少錢嗎?」

於是我每個個人給他們一筆錢,然後告訴他們,你們 趕自己開口詢價、敢自己開口殺價、敢自己交易,我就不過問你們買了什麼東西,你們不需要我們的同意,但是要自己思考後果,最重要的是自己用自己本身的能力,去取得自己要的東西.

於是,接下來就有以下的這幾幕,他們會一起討論很特別的東西,包括很特別造型的東西,他們會互相告訴對方:「我剛剛看到什麼很特別,你快過來看。」,我們跟另外一群朋友分成兩組,這裡面滿滿的都是各色的攤商,所以他們可以自由選擇跟自由談論的時候,就會開始將開了所謂的分享慾,『我剛剛看到了很特別的東西,竟然這個東西可以做成香皂』、「我覺得應該買這個東西送給某某某,他最喜歡這類東西了。」,這裡太多新奇的東西,加上有一個很會亂闖的我、一個對什麼事情都很好奇、驚呼聲很滿的彈彈姊姊, 沿路上,就帶領這兩個男孩開始呈現一種新奇與驚呼的態度跟心情。

挑選旅伴非常的重要,至少,這一個人可以讓你在旅行當中學會開心與分享,當兩組會合的時候,佳佳阿姨會非常興奮的告訴我們,他們剛剛去了哪些店?看到什麼東西?這樣的心情愉快,樂是會傳染的。

在家渡假可以做到的一件事情,是讓孩子們參觀「在台灣我們不曾看過的商品」,例如:滿滿都是香料的攤位,他們甚至為了不同的菜有不同的組合包裝,甚至可以買所有的材料,讓孩子們去聞不同的香草味道,不同香料在各個菜品中出現的可能性.

或許是因為前期的工作,我們有帶領孩子看很多泰國的風俗民情,還有需要忌諱的事情,所以遇到很特別的東西,他們都會來轉頭問我們:「這個也沒有特殊的禁忌?」,甚至他們還會問我們:『這是什麼東西?他的起源是哪一個國家?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產品?』

在這裡有看到泰國沒有辦法批判自己的宗教,所以有很多的產品都會拿日本的宗教開玩笑,有墨西哥的補夢網,有日本的宗教文化所衍生出來的文青產品, 在這裡可以看到許多不同的文化所衍生出來的創意,這也是讓孩子們覺得非常特別的一件事情.

走到哪裡都是驚呼,看到什麼都是學習,這也是我們想帶給孩子的最重要觀念,「出國可以看到不同的思維,學到不同的知識體」

在這裡因為有太多的商店,每一個商店都請連在一起,所以其實我也會讓他們看每一個商店在擺設物品的過程裡面有什麼不同?有些人像雜貨店一樣擺得滿滿都是,有些人卻只擺少少的用品,有些人把創意的東西跟傳統的東西放在一起,就沒有辦法突顯出來 自己產品的特色,有些人會幫自己安裝冷氣,有些人還是希望客人趕快挑一挑趕快離開,不同的白色有不同的商業經營思考可能性。

 泰國有很多的東西都色彩繽紛,但是他們色彩繽紛卻 不會讓人家覺得低俗,這是一個很值得深思的地方,我請孩子們去找出這個答案,其實我也很想知道為什麼,或許旅行就是這個樣子,去看懂了一些事,然後再帶回來一些疑問,這些疑問只要埋在孩子心理就好了,怎麼發芽由他們的認知去發展.

在旅行當中也有很多可以討論科學的地方,例如這種急凍的飲料,他們是採用什麼樣的邏輯?讓他們一敲就會變成冰沙,孩子們就像在看魔術一樣,然後一直在問:「為什麼會這個樣子」,甚至還會問:『為什麼那個機器要一直轉動?』,而這些疑惑是他們平常在台灣固定的生活環境當中非常難被刺激到的,到了不同的國家,就會有不同的刺激。

之前在電視上看過,所謂的青芒果沾醬,同樣是青芒果,台灣會做成檸檬冰沙類,但是泰國卻有很多種吃法,光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食物,每天都在嘗試新的東西,試一試非常有趣的事情,在台灣請孩子嘗試新的食物,他們都不願意,可是在這種一整天接觸新的產品跟新的文化過程當中,到了晚上他們就會開始嘗試新的食物,這個過程非常值得珍惜把握,快速地讓他們塞進去不同的食物,沒有質疑的空間,事後再一個個討論的時候,他們就可以跟我們有話題說:「上次吃的那個東西好特別,味道真的好奇怪台灣都沒有」」,這個就可以研發孩子們分享旅行,甚至理解了,每一次的嘗試都是未來的記憶的概念。

旅行的樣貌有很多種,有些人只是想要炫耀自己去過了,有些人只是覺得應該要帶小孩出去走走,但是我希望孩子們在旅行當中可以思考、可以創造記憶、可以驚呼連連、可以隨時隨地開心,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每到一個地方,我都會帶孩子們去看看, 不同的地方,就會有不同的新奇事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