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就是有這樣的人

原來,就是有這樣的人(圖文:超級富有的幸福幸運女Antonia Wang)

小時候的我,讀了很多的故事書,我覺得人就是該分享,就是該見義勇為,就是該大方,就是該為朋友說話,就是該合群,我的認知中有很多的『就是該』,所以當我覺得我曾經分享東西給對方了,對方所有的東西就該跟我分享,否則就是壞人,就是不對的,我常常陷入這樣的生氣。

以前我什麼都給他,但是他什麼都藏著不給我。

當初我這樣幫他,但是有事他就會縮起來。

我的東西都很大方的給他用,但是他就把我的東西當自己的,要拿從來不會問過。

明明是她拿了我的錢,我質問她的時候,她卻哭了,搞得好像是我欺負她。

我常常氣這些所謂人際關係的不公平,總覺得『他們怎麼可以這樣對我!』

後來我才知道,因為我覺得人就該有一個正確的人格,所以我常常為這樣的人而生氣,長大後我也常常替長輩打抱不平,他為什麼自己不買,每次都來家裡借?

他為什麼自己不去做,要你去做?

長輩總是會跟我說:『就是有這種人,知道他的個性就好!』
『他就是那樣的個性呀!』

『我們知道就是有這種人就好。』

『知道他這個性就好!』

我一直以為是長輩們個性好不計較,慢慢的等我長大之後,我才知道那不是因為個性好,而是因為知道人就是有千百種,每一種人就該有不同的因應與面對態度。

 

對我來說,我認為人就該只有一種,做人處事就只有一個標準,所以我會很生氣對方沒有照這個標準走,但是,對長輩們來說,他們看過的人多,見識廣,知道人有百百種,因為不同的行為,對人有不同的判斷與相處模式,不強求對方依照自己的標準走,他們有那種所謂見過世面的坦然。

後來慢慢的長大,看過的人越來越多,就會慢慢的覺得原來不是他們壞,而是我對人有錯誤且單一的標準,當別人不符合這樣的標準,我就會生氣。

 

當女兒還小的時候,常常帶玩具跟零食去共學團體,但是,最常拿她好處的那些人,卻一起排擠她,有一次她哭著說:『為什麼我對她們這麼好,他們卻要這樣對我?』

那時候的我雖然也很不捨,很氣憤,但是我知道對我來說不是爭一個公道,而是在這件事情之中,我想讓孩子學到什麼呢?學到的是別人都對不起她?學的是他們怎麼可以這樣對我的氣憤?還是讓孩子知道『這世界上就是有這種人』。

於是那時候的我拿了天氣跟衣服的教案跟女兒談,冬天很冷的時候,在那個狀況,你的因應方法是什麼?

冬天,天冷就穿厚衣服,下雪就該穿雪衣跟雪靴;夏天去海邊玩水,要穿什麼衣服?冬天去海邊又要穿什麼樣的衣服,帶哪樣的配備,我一一的帶領著孩子,去理解面對不同的狀況,就該有不同的因應方式。


冷熱個人的接受度不同,有人在冬天穿著短袖,有人也在夏天穿著厚厚的外套,每個人不同。天氣不同,就有天氣不同的因應方法,而人不同,就該有不同的因應方法。

 

於是,我跟女兒說:『原來,這世界就是有這樣的人,你對她好,她拿了好處,還會帶大家欺負妳,原來,她是這樣的人,那知道了妳要怎麼因應呢?

 

後來,我離開了那些團體,女兒會看網路了之後,有一次她很氣得跟我說:『那些大人好壞,你以前對他們那麼好,東西整車整車給,但是他們利用妳的名義做生意之外還詛咒妳耶!』,女兒很氣,我只是說:『你看,不是只有妳會遇到那樣的朋友,大人的人際關係中,這樣的人也很多,你看,我們又多看到一種人了。』

 

女兒問我:『媽媽,妳為什麼不氣,他們詛咒妳耶!』

我悠悠地回答:『他們詛咒人的時候,在旁邊學的是他們的孩子;而我女兒學到的是多看了一種人,知道原來這世界上就是有這種人,也看到媽媽的因應方法了不是嗎?』

 

慢慢的,我跟孩子的談話變了,孩子回來說:『媽媽,我們班有個同學很奇怪,寧可被人使喚來使喚去當工具人,但是卻不敢反抗,她怕跟我一樣被排擠,卻寧可當工具人,好可憐!』

我會說:『哇!原來有這樣的人,長見識了,是妳會為了不被排擠而寧願當他們的工具人嗎?』

孩子說:『媽媽,我們班同學XXX竟然因為天氣太熱,不想要上體育課要回教室吹冷氣,跑給老師追!』

我會說:『哇,原來有這樣的人,好特別!可以請教你都怎麼跟他相處的?』

孩子回來抱怨:『媽媽,那個老師很過分喔~……..

我會說:『哇!原來也有這樣處理方式的老師喔!』

孩子生氣地回來說:『媽媽,我每次借給XXX立可白他都不還,今天我要用請他還我,竟然說那是他的。』

我會說:『很生氣吧!不過一個立可白看清楚了一個人,也很好!至少,你以後會知道原來這個人不能有財務的往來。學到了!』

沒有過度評價,沒有情緒,不需要爭個是非,也沒有討個公道,就好像談一個特別的天氣一樣的感覺,不管我跟孩子說我身邊的人事紛擾,還是孩子跟我說學校跟朋友間的人事紛擾,我們都是一種『你看!就是有這種人!』的分享見聞態度。

『你看,原來有這樣處理事情的方式。』
『你看,原來他是這樣思考的。』
『原來他這樣做,別人會這樣想。』
『原來有這樣的人做這樣的事,別人就會有不同的因應方式。』

 

慢慢的我懂了,我不是該逼別人怎麼對待我的孩子,我也不是該認定這世界上大家都該用同樣的方法對待孩子才是最棒的,而是,這世界人本來就生而不同,我希望孩子增廣見識,不只是去世界走走才算是見世面。

 

每個相遇的人,都該是他們認識這個世界的世面。

 

所有的人與人之間,不管是遇到哪樣的錯待,留下來的不只是氣,而是多看了一種人,多見識了一種人的態度。

理解了,原來——-就是有這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法佈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