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語言決定了選擇

「天生性格?背後的心聲」

求學的時候我常常遇到一些同學,他們很安靜,很多事情都不出聲音,團體報告也只負責做內容,但是不負責上台報告。

那時候,我認為這是他們的『天生性格』,有時候我常常覺得對他們很不好意思,明明他們熬夜趕出來的東西,卻被我們這些敢上台的人佔去了大半的風采。

他們也很認命,覺得『反正我不敢上台,有人願意上台是好事。』

 

「安全感與反應改變的啟示」

工作的時候,我也遇到了相同的一群人,他們努力的研究許多的法案、努力的做了很多的專業進修,但是,他們不喜歡出頭,他們喜歡默默的在後面,那裡很有安全感。

有一次,慶功宴,我問了苦勞最大卻最透明的那個同事,為什麼你明明做了最多、研究都是你做出來的,卻不願意出來參加記者會?

他小小聲的說:『因為我不敢,我不像你跟凱姐站出來就可以侃侃而談的勇氣跟氣勢。』

前輩凱姐在一旁聽了回她說:『我小時候也跟你一樣膽小不敢講話,羨慕別人天生敢上台,但是,後來我知道如果不站出來,不會有人看到我、資源都被別人拿走,努力的成果也會被人搶走,所以,我慢慢練自己,練到成自然,練到上台的時候只有想自己想傳達的,不是別人的反應。』

我們無法想像凱姐害羞的樣貌,她一上台都有一股氣勢與光芒,她很霸氣地告訴我們:『我咽不下所有的努力,都給別人端走的感覺,所以我必須改變,我咽不下所有害羞後面的損失。』

 

「改變的勇氣:從害羞到自信」

昨天,我帶著三個年齡比較小的小孩一起出去採買,有兩個七歲的孩子,他們在四個月前,還是在工作室中無聲的小孩,每次問他們事情不是沒聲音就是假裝沒聽見悠悠地轉向旁邊,他們的媽媽問我是不是天生氣質?

我會說:『無論是不是天生氣質,你想不想讓他們具備這個能力才是重點。』

 

「陪伴孩子的成長:語言班的驚喜」

幸好,工作室開了語言班,經過將近三個月的語言班的練習,加上一群孩子一起練習,現在他們每次進到工作室都話夾子停不下來,出去買東西、上學跟老師爭取權利跟幫自己的委屈說話,都自然不覺得扭捏。

我記得第一次美璘老師上語言課的時候,幾個媽媽下課後很吃驚的說:『原來,語言要這樣教。』,一期的課之後,看到孩子們的改變是最享受與療癒的事情。

昨天看到孩子們採買時,自然的說出他們的意見,跟我討論的方式跟自在的聊天,我想起凱姐說的那句話『我咽不下所有害羞後面的損失!』

或許孩子還是可以選擇未來都當幕後,但是,那是生活型態的自在選擇,而不是『我不敢、我不能』下的不得不選擇。

或許,這就是陪孩子迷人之處,改變的不是他們敢開口,改變的或許是他們未來的人生面向。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