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不動

「指令與行動的反思:父母與孩子溝通之道」

我常常遇到許多媽媽抱怨,孩子不是叫不動就是叫了卻亂做。

兒子常常展現了兩種不同的樣貌,爸爸叫他做事,他不是不動,就是亂做一通。

而我只要一覺得不舒服坐在沙發上,他會馬上搬來一張側邊桌放在我椅子旁邊,倒一杯熱水,拿來百靈油、刮痧棒,甚至手機支架、行動電源、充電線都會拿到我身邊,體貼到不行。

爸爸陪功課就亂寫,然後兩個父子一句來一句去形成戰場。

而我陪作業,兒子就會分析算法跟思考模式,解釋給我聽。

以前,我一直在想是不是因為相處模式的不同,還是家庭地位的問題?

剛好今天我當了美璘老師語言班的助教,這群疫情口罩下啟蒙語言的孩子,觀察到的問題也比以往特別,其中一個問題就是我兒子問題的解答。

 

「活動引導與學習:語言課中的親子合作」

今天的語言主題是『先……再….』,看起來好像是簡單到不行的先後順序語言, 可是在活動的過程當中,卻看到很多孩子在活動中『原來這樣認知的』

如果想要剝橘子給媽媽吃,該怎麼做呢?

有孩子們回答:『先剝橘子再拿去水龍頭下洗。」

開車開到一半肚子餓了怎麼辦?

孩子回答:『先吃個麻糬再去便利商店。』、『先走路去便利商店再走路回家吃』,車呢?

車子沒油該怎麼辦?孩子回答:『先回家整理行李再去加油站。』

孩子們的回答五花八門非常有趣,可以看到他們家中的互動所形成的認知。

只是,在看父母與孩子的互動中,我發現了孩子們在指令與行動中,少了順序與步驟的思考。

而這個教案與課程就在補這個不足。

 

 

「從語言習慣到互動默契:家庭對話的重要性」

去洗碗!,洗碗就把水沖下去依樣畫葫蘆亂做,洗碗的指令沒有轉換成順序與步驟,首先…..然後….再……。

去讀書!讀書也沒有人引導孩子成一段又一段的步驟與順序,首先…..然後….再……。

大人給指令,預期孩子有行動,但是中間整片少掉了順序與步驟的思考。

爸爸跟兒子的相處就是命令+馬上要看到孩子做好。

而我卻在每一次陪孩子練『如果發生這件事,你可以做的事情有1….因為…所以…..,然後…..因為…所以…..,接下來….因為…所以…..。

先將行動協助孩子拆解步驟,讓孩子一點一點的思考背後原因,慢慢的累積步驟,孩子知道『完成目標是有方法跟順序的。』

語言課的活動進行,在幾個活動中反覆的讓孩子理解語言的意思,先幫孩子啟蒙,課後都會給父母的話跟給孩子的操作單。

活動讓孩子知道語言的關係,互動卻是親子間的練習,慢慢形成了親子間的語言習慣。

親子間不是一開口就成仇,或許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

我跟父母也曾有電話一拿起來就全身揚起戰鬥細胞的語言習慣,想要的翻轉都好盡心神。

慢慢的,我理解了我的暖男、爸爸的叛逆兒,其實都是同一個人,兩個人的語言習慣,超過一定的時間,定型了要翻轉就很難。

兒子跟我與跟他爸爸用的是不同的語言習慣。

有著不同的對話氛圍。

好的互動源自於好的對話習慣。

好的對話習慣,是有意識的陪過來的。

每件事都有因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