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止有時候是一種在意

有一次有人問我,為什麼我可以不打罵孩子? 遇到危險的事情時,媽媽制止小孩,小孩還故意不聽,這個時候我怎麼可能不罵下去呢?

我回答他,你有一個盲點,因為你要他的是行為上的服從,而我會想「為什麼他會有這種行為? 背後是少的了哪種認知呢?」

我舉了一個例子,有一個小學生剛剛開始學著搭乘公車,每次公車一來的時候,他為了要確認公車的號碼,都會跑到公車的右前方抬頭看號碼,我在一旁看到冷汗直流.

於是我回去馬上做了一個教案,什麼叫做車子的AB柱? 什麼又是內輪差?

我順便教孩子什麼叫做盲點跟盲區,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引導他們去看即使是大人也有自己的盲區.

這些教案都是從網路上拿出來的圖片,引導孩子們去看,小孩的媽媽帶著孩子做到自己的車子裡面,去看看AB柱如何擋住視線?

孩子有了這些畫面,就會很清楚其中的危險性,有時候就算忘記了,你一提醒他,他也會知道你的用心.

有幾次孩子們等紅綠燈的時候,被人潮推得太前面,我幫他們拉回來的時候,都會轉頭過來說謝謝,是因為他們腦海裡面有內輪差的畫面,他們也上過背後動機,所以他們可以馬上聯想到我的背後動機,此時所謂的制止,就會變成「我被在意安危了」

前幾天開會的時候,兩個夥伴忽然發出驚嘆聲,原來他們學校的校長,請公車開入校園,並且做宣導,讓孩子分辨哪邊是視角的盲區?

哪邊是內輪差?

哪邊是公車司機看不到的視角盲區。

我們看著照片,驚呼的說:「不愧是黃校長。」

兒子聽到之後,羨慕不已⋯⋯

很多時候,制止不是一種限制,而是「在意著你的安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