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別人懂不懂,一定要做的生活紀錄感動

無論別人懂不懂,一定要做的生活紀錄感動

陪孩子們這麼多年以來,我一直想處理孩子們的一個問題,女兒的狀況不大,兒子的狀況卻很大。

我家男孩的這個問題讓我困擾多年,我每次都要提醒自己,反正很多人長大也都這樣,這很正常!我家男人跟男孩都有這樣的問題,應該都是這樣。

可是,我不甘心,這就很像當你爬到一個人煙稀少的秘境的時候,你講給別人聽,別人聽不懂,但是,就是恨不得自己的孩子們也來看看這樣的風景一樣,我想讓孩子看到這樣的風景。

但是我遇到的問題就是家裡兩個男(孩)人說話的時候,完全無意識他們說了什麼,他們沒有辦法思考自己正在說的話是什麼意思,很多事情沒有思考就出口,沒有思考就去做了;做事之前沒有在腦海中沙盤推演過,讀過的書、做過的作業、講過的話根本都沒有進過腦袋整理過。

兒子小時候只要覺得這件事有趣,他什麼都會去做,完全不用考慮後果,他什麼話都敢說,當眾脫衣服、褲子取悅人也沒關係。

這是用感覺淺層思考的人,都以他的感覺為主,沒有往深層進去思考,除了語言的建立、除了每一件事都陪孩子盤面分析、除了每一件事情都帶孩子看得更深層、除了文字圖面畫、語言圖面化,一樣樣的概念都補齊。

我欠缺的只是孩子可以一邊說一邊思考、說出來的話可以馬上轉思考畫面的能力,而別人跟他說的話,也可以很快地在腦海中產生脈絡圖,只要這個能力具足了,所有的文章、語言、觀察,就可以在腦海中馬上產生思維脈絡線,這是思考邏輯中很重要的前提能力。

教再多,如果孩子沒有這個能力,依舊聽不進去別人的話、無意識自己講了哪些話、做了哪些行為、有可能有哪些後果,那麼他只是在一堆『好像又被罵了!』、『先乖乖的照做避禍就好』、『這些不可以在大人面前做』跟『大人只會限制我、為難我!』中反擊。

一堆孩子都有這個問題,我知道很多人只看到孩子白目、亂生氣,卻不知道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語言、沒有整理別人語言進腦海的習慣,其實,會一直這樣惡性循環下去。

然後,有一天,我找到了方法了,我有機器、設計了教案、也設計了陪伴方式,這個方法如果孩子的語言不對,後遺症很大,只能一對一的陪伴,這兩個月來偶爾我就陪孩子練一次,然後夾雜了許許多多的畫面語言化一起做,神助攻的是陪病時父親跟我聊天的內容,都成了孩子們思維導圖的狂大資料庫。

上週,我跟小四的兒子一起出去採買東西,沿途我們談了很多話題,他忽然聊到他的好朋友們都在想生日要哪些禮物?他們已經在想生日跟耶誕節的禮物清單規劃,我好奇談的問他:『你記得朋友的生日,記得媽媽的生日嗎?』

兒子忽然驚覺,他根本沒有記住這件事情,他抬起頭問我:『媽媽,你生日是哪一天?』,我跟他說:『不需要記得,對我來說你沒有給我禮物,我就不需要還禮,相對輕鬆了!』

這樣的回答讓他忽然不淡定了,這對他來說很血虧,這陣子,一直想辦法套我的話,想知道可以送我哪些禮物?但是,我都沒有正式回答他。

昨天,他躺在床上忽然問我:『媽媽,我要怎樣才能跟妳還有外公一樣,有思考模式,一件事情拉出另一個可能性,然後再拉出另一個可能,而且可以練成整個盤面思考?你們一件事情可以想很多、想很深,我很想學!』

最近因為事情太多每天都逼自己五點起床工作的我很想睡了,聽到兒子這些問話,我瞬間清醒,我想起最近圍棋老師說的他變得很沈默、安靜,我開始旁敲側擊請他舉例哪些事情,來確定那些安靜與沈默是不是在腦海中慢慢拉思考模式的時間。

於是,他一樣樣形容,我知道這個孩子不是那個口無遮攔的孩子了,他有能力一邊說話一邊在腦海整理自己的思考模式,也知道推論的過程哪個地方缺了洞,該問哪些問題把思考的疑惑點一一的補出來。

剛剛,因為今天數學作業太多,難過到覺得委屈,我們也拉思考的選擇線,遇到不會寫的數學,他會講一次他的思考模式,我也換演練一次我的算法,孩子跟我說:『媽媽,我分析老師解題的思考模式給你看~』、『媽媽,我拉XX的思考模式給你看,他是點思考~』,『媽媽,我現在看懂之前XX媽媽為什麼會這樣做,妳跟她的思考模式我畫一次給你看。』

在他的腦海中不是『他怎麼可以這麼做』、『他就叫我怎麼做。』、『他怎麼可以這樣做』,慢慢的變成了『他這個做法後面的思考模式可能是……』

天知道我多努力的才等到這一天,久到我以為我這一輩子贏不了他人家的基因了,久到我開始煩惱如果這個能力沒有建立,淺思考的他高年級跟青春期就無法深層思考,不但失去了很多可以談專業的機會,也多了情緒衝突。

能在現在破了最重要的生理關,我整天狂在心中感謝眾神、感謝所有曾經出現在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個人!

謝謝大家讓他的思維與見識多元化。

早上,兒子又問了一次我的生日是哪天,我笑笑的說:『我已經拿到你送我的世界上最棒的禮物了!』

親愛的孩子,謝謝你用你的難,教會了我!

身為你的母親,我很榮幸!

感謝天、感謝神、感謝眾生!

#對我來說,分數是一時的,建立思維模組可以用一輩子。

#思維模組,越練越廣越強大,身邊的每一件事情不是經驗過了就算,而是每一件事情、每個風景、每本書都會成為腦中的模組結構。

#凡事都值得感謝!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