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我們約了財商教育的人在工作室開會,在台灣的財商教育很多都是銀行商品思維、或者是會計思維,我們好不容易找到適合的新加坡公司來上課。
財商課程有好幾種,我打開一個一個的內容,選擇其中一個後,針對裡面某些單元繼續跟講師討論。
為什麼要這麼麻煩呢?

工作室原本就是一個空間,由媽媽們找老師、也自己找同學,大家租空間揪團上課。
常常我選的老師,先開始揪團,後面就會有連續的好幾個小團,因為,我們的教法都跟坊間不一樣,不是為了要衝高分數,而是衝高知識愉悅。
其實工作室選課都是這樣,在台灣有些邏輯很強的孩子,如果沒有辦法理解數學公式的緣由與道理,被逼著套用公式就會很痛苦,可是學校是這樣的教法,補習班也是這樣的教法。
我看到很多孩子的痛苦,所以我幫他們挑老師,可以滿足他們對數學邏輯思維的討論,真的把問題主軸搞懂,而不是什麼都不懂就要一直刷題,然後一直被罵。

自然科老師也是這樣,很多人背的是知識塊狀,要找到很強大的老師讓他們由觀察討論,組織成知識架構,這個老師的背後知識量一定要非常的紮實。
孩子在學習上有任何的問題,都必須要處理,所以選老師非常的重要,畢竟這就是揪團上課的靈活度。
我們在談著細節,一個又一個的單元拿起來討論背後思維,工作室的父母上過活動帶領員課,所以有很多的思維跟坊間不一樣,所以思考跟角度都有不同的考量點。
談著談著,剛好工作室來了揪團聊數學的孩子,我起身去幫孩子們開門的時候,一個孩子問我:「麗芳姨,你們在開什麼會?」,我回答說:「我想揪團找孩子跟家長一起上財商思考課,以後這一群孩子會跟別人不一樣,別人談的是電玩的分數,他們談的是經濟的指數。」
這個六年級的孩子,馬上很興奮的舉起手說「我要,我要!我要!」
後來他去上課,過沒多久另一個孩子先到工作室,坐在等待區看漫畫,我會議進行到一半出來上廁所的時候,他也說:「麗芳姨,我剛剛有偷偷聽到你們開會講話,我可以上這門課嗎?」
我回答他:「可是老師團隊在新加坡,所以,時間很難調配,揪團只需要八個人,有可能時間會安排在需要請假的時間。」
這個五年級的孩子問了我可能要跟學校請假的時間跟天數,他告訴我「姨,我真的很想上!我會去跟我媽媽說,你也幫我跟我媽媽說好嗎?」
然後,會議還沒開完,揪團就滿額了,還有孩子自己去跟老師談,自己來跟我談,會議開完後,我ㄧ一問他們的媽媽,媽媽都回答:「他從什麼都不要,安排課程就是幫她找麻煩,到現在積極去爭取,他動起來了、爭取了,我就會全力支持他。」
有時候會覺得自己蠻累的,從學習營開始改變孩子的學習思維跟認知,到幫孩子們挑選適合他們的學科引導思維老師。
我覺得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從看到他們提到數學就痛苦萬分,到走出數學討論事就眉飛色舞;從講到要上課就覺得百般無奈,到現在要搶課的積極度,或許就是這種改變,如此迷人。
也或許是,你看到這世界上有很厲害的人,他們不願意面對學習意願低落的孩子,上課無趣的孩子,而在工作室,孩子調整好了,這些專業的老師不需要處理孩子的情緒與行為,只享受知識的交流與談論,看老師跟學生之間討論到眉飛色舞,那也是一種幸福。
謝謝Lion ChungChun老獅說學院音超佛心課程與擴散出來的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