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理解再選擇

小孩不讀書

昨天, 我帶孩子們下課的時候一起去水族館買家裡魚缸需要的魚, 回來的時候經過學校附近遇到了孩子的老師,小四的兒子大聲地跟他打招呼,我跟老師道別後他才告訴我:「忘記跟老師講我的健康作業都沒有交。」

我問他為什麼不交健康作業,他回答我:「健康老師都很變態一天到晚不是要我們的身體狀況記錄,就需要我們記錄吃了什麼? 你不覺得這樣很變態嗎?為什麼要一直干涉我們?一直問我們吃了什麼?」

跟我們一起回工作室的男孩也附和著。

我問孩子們:「你們知道如果有一對爸爸媽媽不小心太生氣了打了自己的小孩,然後埋在荒郊野外, 他們不像大人有朋友會覺得這個人失蹤了,那麼是怎麼發現這個嬰兒或小朋友已經死了呢?」

孩子們猜了許多、許多的答案, 我回他說:「都不是,是因為依照他們在政府資料中的出生紀錄,他們必須要入學了,卻沒有入學,政府就會開始找這個孩子。」

兩個孩子開始七嘴八舌的問一堆問題,我提供了許多的思考角度讓他們思考,後來我又問:『那政府如何知道這個孩子在家裡被打、被虐待、有沒有好好吃飯?』

孩子們想了很多可能性,我才說:『如果班上有一個人穿的衣服看起來很久沒有洗,身上有奇怪的傷痕、作業都沒有教、頭髮也很久沒有洗的樣子,那麼有沒有可能發現?』

小五的男孩恍然大悟說:『難怪,以前的老師都會問班上一個比較髒的孩子,家裡爸爸媽媽的狀況。』

我問:『你們知道有些爸爸媽媽會帶孩子去打牌、夜店、唱歌通宵,有些每天一直餵薯條、泡麵,甚至不準備三餐嗎?』,孩子很驚恐的看著我說:『怎麼可能?』
我又問了,你們知道有些大人,看到小孩鬧事氣起來會打、會拿菸燙進孩子的皮膚嗎?

孩子們驚恐的看著我說:『怎麼有可能?』

那時候的我覺得孩子們看過的世界同質性太接近了。

孩子們想了想說:『所以,健康教育一邊教我們認識自己的身體,其實也看小孩在家裡有沒有被虐打?一邊要我們知道食物中的五穀雜糧、營養,一邊要我們做作業,那些作業一邊教我們也一邊觀察我們嗎?』,我笑笑的不說話。

兒子轉頭告訴我:『媽媽,我會完成那個作業的。』

看著孩子冒出來這句話的神情,想起我也跟兒子一樣,過不了自己邏輯跟認知的時候,就會做消極的不合作態度。

然後,我又想起我跟父親的相處也是這樣的,有些人,你跟他相處的每分每秒,都會覺得靈魂的流失,而有些人,即使是五分鐘,都可以一輩子思考能量滿滿。

最近因為陪病的過程,跟父親的聊天過程中,慢慢拼湊出來所有的真相,以前的當局者迷忽然間迷霧慢慢的散開,每散開一點就心驚膽跳,以前覺得父親的要求很過分而所產生的不合作運動,現在終於理解背後的原則與原理了,越想越覺得惋惜與後怕。

我的人生走了不同的面相,如果很早就知道背後的原理與思考邏輯,我是不是這過程就不需要因為誤解而做了現在覺得遺憾的事情?

現在的我,從語言、從思維、從脈絡、從許多的盤面思考,一一的讓孩子能夠理解所有完整的概念,引導他們由不同角度思考、轉化認知、建立自己的思考模式,其實也是避免當我只知道要求孩子做什麼,而孩子不懂原理的時候所產生的抗拒、服從或決策錯誤。

我常常用盤面的方式、用聊天、用引發思考的方式,讓孩子跳脫原本的認知去思考,慢慢的孩子們越來越喜歡跟我聊,我也好享受每天跟孩子們有聊不完的話,慢慢的忘記記錄了。

寫作、Podcast都是我的生活思考紀錄,希望未來孩子們在想自己是怎麼長大的時候,以後都可以在我的文字與聲音中找到答案。

人生,每多一點理解,就可以早點訂出界線、早點斷捨離,避免更多的傷害。

人生,多一點理解,就知道人原本就有不同的思考模式,不需要浪費時間。

人生,多一點理解,多一點盤面思考,選擇的時候就多一點坦然。

人生,多一點理解,少一點遺憾。

理解了,人生的選擇或許都全然不同了。


延伸閱讀